1.胡雪岩故居在哪里

杭州胡雪岩故居_杭州胡雪岩故居要预约吗

1、胡雪岩故居在哪里2、胡雪岩故居的相叫什么3、胡雪岩故居胡雪岩故居在哪里

要说这个时候去哪里最好,我觉得还是去杭州吧,因为杭州不仅有众所周知的西湖,而且在杭州闹市区还有一栋低调的豪宅。所谓小楼,就是藏在山里,藏在城里。这座建筑富有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在细节处又展现了西方建筑风格。可以说是第一个整体风格的建筑!这是胡雪岩的故居,堪称晚清中国巨商第一府。占地10.8亩。门票才20元。花20块钱体验一下中国晚清巨商的日常生活。价值就别提了!

胡雪岩故居位于杭州西湖风景区元宝街18号。它建于清朝同治年间,建这座房子花了三年时间。这是一座中国特色和西方建筑风格相结合的古宅。室内室外亭台楼阁众多,如十三楼、致远园等,极尽奢华。用料相当讲究,甚至可以和当时的皇宫相媲美。这一切都是因为他-

胡雪岩是杭州人,原籍安徽。年轻时,他在一家钱庄当职员。后来,在王有龄的支持下,他成为了当时非常受欢迎的商人。后来机缘巧合,他辅佐左唐宗,得到了一件黄马褂。那时候可以说是商政两全!

胡雪岩故居,整体设计相当紧凑,立意也很讲究。可以说,房子和花园的互动是完美的。整个院子总造价300万两白银,相当于现在的6亿。它成就了晚清这一历史奇迹。称之为工艺品之宝绝对没问题!

无论是现在还是当时,这个四合院的布局和整体规划都是相当科学的,让人走在里面感觉很棒,但不会迷路。那些把整体布局和规划做得如此完美的人,相信他们也是当时建筑设计的一个大将,胡雪岩真的很努力才建起了这个房子。他不愧是当时非常受欢迎的商人!

因为这个著名的名字,每年都有大量的人来这里观看和参观。它已经成为杭州的一个景点。门票只需要20元,连学生卡都可以享受半价优惠。当地市民也可以持市民卡参观。不管怎么说,胡雪岩的房子确实让游客享受到了一种不一样的感觉。它是一种财富,也是一种极度的奢侈。

胡雪岩故居的相叫什么

胡雪岩故居的相叫安徽省绩溪县湖里村。离过街楼不远,一幢并不起眼的老房子,是胡雪岩的祖屋。其实,故居内原挂有胡雪岩夫妇容像。

胡雪岩故居

位于吴山北麓大井巷的胡庆余堂,是晚清“红顶商人”胡雪岩工作和经营过的地方。以前每到河坊街,路过这个高堂大院,都要进去看一看;每进去一次,心里就会对胡雪岩这位“江南药王”增添几份倾佩之情。且不说那些名家绝技、珍贵药材和制药文物,单是这座古建筑群的气势和排场,就足以让人折服得五体投地了!

前些天在河坊街散步,意外地又看见一个写着“胡雪岩故居”的指示牌,心中诧异,便踅了进去。没承想,不仅在里面看到了不一样的景物,还看到了我以前所不知道的胡雪岩的另一面,这着实让我吃惊不小!

在河坊街上,距离鼓楼不到十米远的地方,有一条石板小路。这是杭城惟一保存至今的古石板路,不足三米宽的青石板巷,两头凸起,中间凹下,颇似一个元宝,人们就称它作“元宝街”。

“元宝街”既窄且短,入口极不显眼;所以,以前几次路经这里,都没有发现这条小巷。

我们踏着石板路前行。小巷右边是平展展的白墙,墙很高,十余米的样子,把里面和外面隔成了两个世界。小巷左边,是寻常百姓家的院墙,一丛丛的常青藤和凌霄花,拼命地爬过墙头,依附着墙壁攀缘而下,它们是这小巷里唯一看起来生机盎然的东西。

巷子里如此幽静,时间仿佛已经凝滞了;210米长的巷子,竟显得分外悠长。

走了百余米,白墙壁上出现了一个青色的门,这便是胡雪岩的故居了。

在元代时,“元宝街”曾是省府宝藏所在地,相传这条街可以汇聚四方财气,胡雪岩在此选址建宅,想必也是得到了哪位高人的指点吧!

安静、隐蔽、聚财还又方便,的确是个好地方!

大门极其简单,是那种江南常见的石库门。青色的砖门框嵌在白墙内,看起来也还典雅!

进得门来,是高高大大的门楼;过了门楼,是宽宽绰绰的轿厅。

轿厅,是客人停轿等候接见的地方。五开间的轿厅,十分敞亮,两个八抬大轿束之厅堂。

轿厅的用料非常考究,梁柱全是珍贵的银杏木。里面两根黑色大柱子上,镌刻着一副楹联,金**的中规中矩的字体,曰:“传家有道惟存厚,处世无奇但率真”;这一“厚”一“真”,道出了胡雪岩的为人与经商之道。

抬头看,见高堂之上挂着5块匾额,正中间的一块,黄底黑字十分耀眼,上书“勉善成荣”。

我仔细端详这快匾,觉得好生奇怪。咂摸了半天,才发现那好端端的一个“善”字,偏偏少了两个点。原来,这匾额是同治皇帝御字,去掉两点,意思是“善无止尽”。——皇帝,总归是皇帝,总是有着他们的高深玄妙之处!

走出轿厅,抬眼可见二门砖雕门楼上雕刻着“修德严贤”四个大字。这四字真言,是胡家的家训:既德且贤,德才兼备,是胡雪岩对子孙后代最大的希冀与要求。

二门东侧有小门,外接一长廊,侧门和长廊相接处的灰色石墙上开一门洞,门楣上方白色石匾上镌刻天蓝色大字——“芝园”。

“芝园”,在整座宅院中轴线的西侧。园子有三个水池,其中最大的一个,有石桥跨越池上。

这座石桥颇精致,它的两头连着两个院落,桥中间最高处,坐落着一个玲珑有致的亭子,这可算得上是一座真正的桥了!

桥上双重檐八角攒尖顶的亭子,据说当时是给伶人们演出用的。亭子不大不小,恰到好处,八个角像鸟的翅膀,呼之欲飞!

亭子叫“晴雨亭”,取自苏轼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我站在不远处,看着这个精巧别致的“晴雨亭”,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晴天,阳光灿烂时开心的亭子;雨天,烟雾迷蒙时神秘的亭子......我这时想起了西湖,想起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这句话。浓妆与晴天,淡抹与雨天,看起来似乎有些牵强,可任凭怎么想,都觉着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亭台楼阁高低错落,水榭曲桥玲珑有致,廊桥左回右旋,池中锦鲤成群,宛然是一幅江南水乡的画卷!

然而,这毕竟是胡雪岩的园子,得有更多的奇妙之处!

过石桥,石壁上出现了几个大小不一的洞口。入洞口,里面有四个大溶洞,名“悬碧”“皱青”“滴翠”“频黛”。在我看来,这溶洞是园子里最自然、最原始的景观,可它却是人造的。这么大的人工溶洞,在国内当属首屈一指。

溶洞之上,是“御风楼”。“豪放派”苏轼有诗云:“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御风楼”之名,便起于此。

登上“御风楼”,却丝毫没有孤独寒凉之感。十月末的秋风,轻轻地抚摸着园子里的林木,树木披上了金**的衣裳。

园内亭台楼榭、小桥流水,回廊相连,曲池相通;池水中群鱼游弋逡巡,“晴雨亭”呼之欲飞,真是美不胜收!

最活络的是院子的角落处,屋顶上的黛瓦似黑鲤鱼的鱼鳞,而房子墨黑色的飞檐,又恰似鲤鱼的尾巴,从高处看过去,仿佛是一群鲤鱼在争着跳龙门呢!

不过,宅院初建时,登上这座“御风楼”,看见的可远不止这些:南边是浩瀚苍茫的钱塘江,北边是高楼林立的武林门,大有“登高望远,周览八隅”、“仰瞻翔鸟,俯视游鱼。丹林云霏,绿叶风舒”之势!

御风楼隔壁是影怜院,院子里房屋内的装饰完全是西洋风格,室内到处都是镜子和水晶灯,明晃晃地眨着眼。当初胡雪岩特意布置成这样,用来接待外宾。

站在“御风楼”上看对面的“延碧堂”,看得更加清楚。

“延碧堂”是胡雪岩的住处,红木打造的楼房,点缀着红蓝相间的法国进口玻璃,庄重却不呆板。

最能彰显出房子主人地位的,要数大楼房前面的大戏台。戏台面池而居,胡雪岩只消敞开房门或者窗户,不用出门就能看上大戏了。

楼内一楼是会客厅,西洋钟和两个西洋花瓶,寓意着“终身平安”;二楼是胡雪岩卧室,据说他睡觉的那张八宝床,比当时皇帝的龙榻还要珍贵。

“延碧堂”后面,是“百狮园”;“百狮园”内,有“百狮楼”。百狮楼因楼外有100个紫檀磨成的狮子栏杆而得名,100只狮子的眼睛,都是用黄金镶嵌而成。

“百狮楼”是整个院落的正厅,刚好坐落于中轴线上,一楼是胡雪岩待客、议事的主要场所,二楼是胡雪岩母亲和正房太太的居住之所。楼内摆设的直径两米的红木圆桌,据说是杭州最大的红木桌。

百狮园后的四面厅和后花园,是专供胡母和正妻休闲的地方,姨太们不得随意进出。后花园里立着胡家的镇宅之宝——一块形似“寿”字的太湖石。

锁春院、颐夏院、洗秋堂和融冬院分居轴线两侧,里面住的是他号称是“十二金钗”的十二房姨太太。院子里琴房、画室、棋社样样具全,整个颐夏院,是专门用来玩的。

宅院西北的一角,原本是一家理发铺,胡雪岩本欲重金求购,店主却因祖上传下的家业不可出售他人而不为所动。胡雪岩感念其忠孝,遂放弃了收购理发店的念头。

在一些院子里,胡雪岩种下了温于今、言红锁、杭白菊等浙八味,这些都是他开的国药号胡庆余堂的珍贵药材。

罗四太太是胡雪岩最宠爱的姨太太,胡家的财政都由她来掌管。她居住的“载福堂”最为奢侈,所有建材和构件都用了当时南洋进口的金丝楠木。

金丝楠木木性温和,冬暖夏凉,“水不能腐,蚁不能穴”,寸木寸金、价值连城,连皇帝都用之甚惜。古代皇帝的棺淳多用金丝楠木,百年不腐,清朝皇帝在承德建的避暑山庄,也用了不少的金丝楠木。

当年的载福堂,根根用料都是金丝楠木,门廊门柱屋檐窗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楠木厅”。

宅院里不少地方,都显示出胡雪岩对权力的向往:院子里所有的大门,都铸上了铜手和门环,铜手紧紧握住大门圈,你不能不想到“手握大圈(权”这四个字;在院子里一面墙壁里,镶嵌着一幅灰塑,里面雕刻着的是两条草龙。

院子里的每一样东西,都有着自己无声的语言:石榴树是主人祈愿多子多福的心声;七个炉膛的灶台,是江南大户人家常有的七星灶,是七星高照的意思;地面上用石子铺出元宝和铜钱的图案,是财寿俱得的意思;和乐堂侧面墙壁上的鸾凤和鸣砖雕,寓意夫妻和美、共享富贵

院落所有高墙的顶部,都是江南的传统灰塑。从市井人家到花鸟虫鱼,题材丰富极了!

气派的砖雕门楼,细腻的水磨青砖,千年的银杏古木,进口的彩色玻璃木雕、石雕、灰塑、彩绘银杏、楠木、紫檀、南杉

最值得一提的,是安装在各个房间里的德律风(telephone:用铜管传声,主子那一头按下按钮,妻妾与下人房里的铃铛就会叮当作响,拿起听筒即可通话。那个时候,这种西洋人发明的通讯设施,用在私家宅院里,实属罕见!

在十余亩土地上,分布着一座芝园、13座楼,33间房屋,中西合璧,相得益彰;既无空旷之感,又无拥挤之嫌,建筑结构之紧凑,布局之巧妙,真是少之又少!北京园林设计师的身手果然不凡!

胡雪岩十三岁开始在药店当学徒,他施恩于王有龄,助力左宗棠收复新疆,设钱庄、办典当,开粮铺、药铺,搞丝绸生意.....甚至包办军工、漕运,短短几年间,胡雪岩曾积累了近2000万两白银,一跃成为大清首富,一代官商。

1872年,正值事业一帆风顺、人生踌躇满志之时,50岁的胡雪岩开始营建他的府邸。他耗费了三年时间,修建成了这座宅邸。

然而,就在这座“江南第一豪宅”中居住不到十年,胡雪岩收购生丝失败,钱庄又遭挤兑,终沦落到破产的境地。这个从钱庄学徒,“跑街”伙计到晚清首富,这位曾经被朝廷赏封布政使衔、从二品文官顶戴用珊瑚、赏穿黄马褂,成为富甲一时的“红顶商人”,在贫病交加中忧惧而亡;清末一代巨商一生的功业、一世的繁华,终究还是像一树的繁花,最后也是随风飘落,付诸东流,只剩下无边的落寞和忧伤!

胡雪岩死后不到20年,这座曾经花了300万两白银修建的豪宅,被他的子女们以10万两白银的价格卖给了李鸿章的儿女亲家、当时的刑部尚书和协办大学士文煜。

有人说,胡家的败落,是因为宅院西北那缺了的一角;也有人说,是那缺了两点的“善”一字成谶;还有人说,胡雪岩是“左李”时局之争中首当其冲的政治牺牲品

正是夕阳西下时,故居笼罩在粉红色的晚霞中。想起曾经见过的一张,也是这样的一大片建筑,也是同样脉脉的余晖,可那却是不远处的胡庆余堂。

谁说是非成败转头便成空?“修合虽无人见,诚心自有天知”;功过是非,历史自会见证。这正如胡雪岩自己所言:“道理是直的,但是路经常是弯的。”

胡雪岩故居在哪里

胡雪岩故居属于杭州名人故居的著名风景区。

2001年1月20日,建于1872年的胡雪岩故居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杭州市投资二千九百万元,日前已正式对外开放。

胡雪岩故居位于杭州市河坊街、大井巷历史文化保护区东部,建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建筑面积五千八百多平方米。胡雪岩故居从建筑到室内家具陈设,用料之考究,堪称清末中国巨商第一宅。

古宅内有芝园、十三楼等亭台楼阁。故居内还有董其昌、郑板桥、唐伯虎、文征明等名家的书法石刻作品,其中有两顶罕见的红木官轿值得一看。胡雪岩,杭州人,祖籍安徽绩溪。少年时入杭州一钱庄当伙计,后在浙江巡抚王有龄扶持下,自办阜康钱庄。又因力助左宗棠有功,受朝廷嘉奖,封布政使衔,赐红顶戴,紫禁城骑马,赏穿黄马褂。在其鼎盛时,胡雪岩除经营钱庄外,兼营粮食、房地产、典当,还进出口、生丝等,后又创办胡庆余堂国药号,成为富甲一时的红顶商人。

故宅历史,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胡雪岩共耗资10万两白银在现在的元宝街建起巨宅,宅内有十三楼、芝园、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明廊暗弄,建筑构思巧妙,砖雕、木雕、石雕、灰雕无品不精。其中芝园山为国内现存最大的人工溶洞。宅内选用了大量的紫檀、酸枝、楠木、银杏、南洋杉、中国榉等高档木材,用材之考察,堪称清末中国巨商第一宅。

1903年胡雪岩子孙以将豪宅抵债给刑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文煜,后又转让蒋家,此后日渐破败。

后胡氏故居先后被一些工厂单位和居民占用,其内建筑受到严重破坏。

胡雪岩故居,位于杭州市河坊街、大井巷历史文化保护区东部的元宝街。

胡雪岩故居建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正值胡雪岩事业的颠峰时期。当时豪宅工程历时3年,于1875年竣工。落成的故居是一座富有中国传统建筑特色又颇具西方建筑风格的美轮美奂的宅第。整个建筑南北长东西宽,占地面积10.8亩,建筑面积5815平方米。

故居内的花园芝园怪石嶙峋、巧夺天工,其中的山为国内现存最大的人工溶洞。进入故居,那回旋的明廊暗弄、亭台楼阁、庭院天井、峭壁山、小桥流水、朱扉紫牖、精雕门楼,使人仿佛进入一个大大的迷宫。

而百狮楼、锁春院、怡夏院、洗秋院、融冬院、延碧堂、载福堂、和乐堂、清雅堂无处不奇;木雕、砖雕、石雕、堆塑、彩画则无品不精。故居内还有董其昌、郑板桥、唐伯虎、文征明等名家的书法石刻作品,轿厅内的两顶做工考究的红木官轿很是值得欣赏一番。

胡雪岩简介:

胡雪岩(1823—1885),本名胡光墉,幼名顺官,字雪岩,出生于安徽徽州绩溪,13岁起便移居浙江杭州。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政治家,徽商代表人物。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太平军攻杭州时,胡雪岩从上海运、粮米接济清军而为左宗棠赏识,后来又帮助左宗棠组织“常捷军”、创办福州船政局。

左宗棠西征平叛阿古柏时,为他主持上海运局局务,在上海代借外款5次,供军饷、订购,并做情报工作,常将上海中外各界重要消息报告左宗棠。备受欢迎时,官居二品,赏穿黄马褂。

胡雪岩凭借其卓越的商业才能,利用过手的官银在上海筹办私人钱庄,后在全国各地设立了“阜康”钱庄分号,被称为“活财神”。在杭州创立了“胡庆余堂”中药店,制“避瘟丹”、“行军散”、“八宝丹”供军民之需,药店传承至今,赢得“江南药王”之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