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婆罗浮屠有哪些故事?

2.爪哇婆罗屠是如何被发现的,又是如何建造的?

3.印尼婆罗浮屠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佛教建筑群遗迹,它因何建造?

4.“婆罗浮屠”是什么样子的?

婆罗浮屠图片_婆罗浮屠

婆罗浮屠寺庙群是东方四大古迹之一,婆罗浮屠在哪个国家?婆罗浮屠寺庙群是怎么来的?是谁修建了婆罗浮屠寺庙群?

印度尼西亚爪哇的婆罗浮屠是最奇异的佛教塔庙。它矗立在丛林的树冠之中,像一个巨大的花式冰蛋糕。塔庙由夏连特拉王朝的佛教统治者建于8~9世纪。

在1006年,婆罗浮屠周围的居民因地震和附近一座火山喷发而纷纷逃离。这个地区似乎已被遗弃,直到1814年才重新被发现。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对婆罗浮屠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缮,用电脑技术将石块进行复位,婆罗浮屠重新放射出瑰丽的佛教艺术的光辉。

婆罗浮屠意为“山丘上的佛塔”,也称“千佛坛”,属佛教东南亚分支的建筑文化。坛为实心,由30万块石头紧紧砌合而成,最大的竟重达1吨多。它的外形是呈阶梯状的锥体,总高35米,共分9层。塔基是一个边长为110米的四方形的台,下面6层为折角方形,象征茫茫大地;上面3层变为柔润的圆形,象征着恢宏广宇。底部四周有石级道直通其上。

上面3层圆台基上还设有许多小塔(其中第七层32座,第八层24座,第九层16座),共72座环绕大塔,这些小塔上都刻有许多透光的孔洞,形似竹篓,所以又有人叫这个婆罗浮屠为“爪哇佛篓”。锥体的顶端是一个大佛塔,直径约有10米,与中国北京的妙应寺白塔不但形似而且神似。

这座石塔每层都设有回廊,左右壁面上均刻有精美的浮雕,内容有《佛传》、《本生事》、《华严五十三参之图》等故事,一幅接一幅,好像一本绵延不绝叫人不忍释卷的连环画,不仅情节吸引人,就连形象也是那么逼真,更不用提它的雕刻技法有多么细腻动人了。全塔2000多面浮雕,是佛教艺术中的珍品,更是世界闻名的石刻艺术宝库,有“石块上的史诗”之称。

婆罗浮屠是8~9世纪印尼夏连特拉王朝最伟大的建筑。可是,这个为后人留下千年不朽佛坛的王朝,却缺少文字记载,它的历史面目,它的来龙去脉,后人知之甚少。因而,围绕夏连特拉王朝因何建筑千年佛坛,人们有诸多不同的意见。

一些学者的结论是:婆罗浮屠是爪哇人祖先建造的。夏连特拉王朝本是爪哇一个崇尚佛教的王族,它兴起和强盛之后,统治者为了在人民心中树立一个崇拜的偶像,不惜动用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修起了这座宏伟的佛教建筑。在一些表现佛陀生活的群雕中,多处出现爪哇祖先居住的房屋、庙宇以及生产工具,这就是证明。

印度学者持有不同看法。他们认为夏连特拉是梵文“山岳之帝”的音译,而“山岳之帝”是当时印度对湿婆神的尊称。南印度潘迪亚王朝就有“米南基塔·夏连特拉”的称号。由此可见,建造婆罗浮屠的夏连特拉人可能是南印度潘迪亚人。同时雕塑明显带有浓郁的印度古典色彩和陵庙风格。

有人则主张婆罗浮屠的根在佛教古国柬埔寨。因为柬埔寨历史上曾有一个扶南王国,扶南君主也号称“山岳之帝”。扶南王朝与夏连特拉王朝的年代十分接近,可能是爪哇的一个王子与扶南的一个公主结为夫妻,承袭了“山岳之帝”的称号,而婆罗浮屠则是扶南佛教传播到夏连特拉的结晶。婆罗浮屠的真实面目,至今还是个谜。

今天,婆罗浮屠是南半球上著名的古迹,它与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和柬埔寨的吴哥窟一道,合称为东方的四大古迹。

婆罗浮屠有哪些故事?

婆罗浮屠位于印尼(印度尼西亚),是座可追溯至9世纪,曾被火山灰掩埋了数百年的遗址。婆罗浮屠大约于公元750年至850年间,由当时统治爪哇岛的夏连特拉王朝统治者兴建。后来因为火山爆发,使这佛塔群下沉、并隐盖于茂密的热带丛林中近千年,直到19世纪初才被清理出来。与中国的长城、印度的泰姬陵、柬埔寨的吴哥窟并称为古代东方四大奇迹。

 婆罗浮屠值得花上几天时间慢慢游览。这里的景色极美,有令人难以置信的绿色稻田以及种植水稻的传统村庄,而高耸的火山山峰俯瞰着这里的一切。

 婆罗浮屠梵文意为“山丘上的佛塔”,据称约建于公元 8 世纪后半期至9 世纪初,印尼夏连特拉国王为了收藏释迦牟尼的一小部分骨灰,动用了几十万农民和奴隶,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建成。15 世纪伊斯兰教传入印尼以后,佛教衰微,婆罗浮屠被火山灰及丛莽堙没,直至 19 世纪才被重新发掘。婆罗浮屠是实心的佛塔,没有门窗,也没有梁柱,完全用附近河流中的安山岩和玄武岩砌成,约用 200 万块石头,底层石头每块重约1吨。佛塔的基层呈四方形,塔基地面部分占地 1.23 万平方米。从塔底到塔顶最尖端,原高 42 米,据传塔顶钟形大佛龛的尖端因触雷而被毁掉,因而现在实际高度近 35 米。塔的建筑形式体现大乘和密宗教义的结合,整个建筑物犹如一个巨大的曼荼罗(坛场)。佛塔共有 10 层,四周的中间各有一条笔直的石级通道,由基角直达顶层。佛塔第一层至第六层是四方形,第七层至第九层像是顶塔的座脚,呈圆形。第十层是钟形的大塔,直径是 9.9 米。按照佛教解释,塔的下部四方形平台表示所谓“地界”,上部圆形平台表示所谓“天界”。“地界”各层共建有石壁佛龛 432 个,每座佛龛内有一莲座及盘足趺坐的佛像。“天界”各层建有 72 个钟形小塔,每个小塔内供奉一尊成人大小的盘坐佛像,形状别致,设计巧妙。佛像按东、南、西、北、中不同方位,分别作出“指地”、“施与”、“禅定”、“无畏”、“转轮”等各种手姿,而且佛像的面部神情以及手指、手掌、手臂等各部也是千姿百态,迥然各异,工艺精巧传神。

 整个建筑物共有大小佛像 505 尊,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佛教建筑之一。塔内各层都有回廊,回廊两旁的石壁上刻有各式各样的浮雕,其中有很多是佛本生经故事浮雕,也有当时人民生活习俗、人物、花草、鸟兽、热带果品等雕刻,所有浮雕玲珑剔透,栩栩如生,堪称是艺术珍品,所以这里又有“石块上的史诗”之称。

 婆罗浮屠因为是建在山丘上,基础不牢,又因年代久远,整个建筑及浮雕都有毁损,13 年开始全面修缮,用了 10 年时间全部完工。现在这里山环水抱,林秀泉清,古木参天,已被辟为面积达 85 公顷的国家游览胜地,并增建了许多游览设施,每年都有很多国内外游人到此 旅游 观光。婆罗浮屠是南半球最大的古迹,同中国长城、柬埔寨吴哥窟、埃及金字塔合称“东方四大古迹”。

 据专家研究,婆罗浮屠佛塔是为供奉佛祖释迦牟尼遗物而建的。佛祖去世后,遗体火化,骨灰分别安放在8座城市的墓地。阿育王即位后,下诏命令挖掘佛祖的7座坟墓,将遗灰放在8.4万个瓶瓮中,然后分发给佛教徒,在所到之处就地安葬,婆罗浮屠佛塔即是为此建筑的。至于里面是否有佛祖骨灰则没有记载。

 婆罗浮屠佛塔历尽沧桑和劫难。首先是伊斯兰教传入爪哇后,伊斯兰教王国取代了佛教王国,夏连特拉王国遂衰亡,政治文化中心从此转移到东爪哇。佛塔于是处于无人管理和问津状态,逐渐衰落下去。其次是自然灾害的影响。附近的墨拉比火山几次爆发,将佛塔掩埋于火山灰、岩浆和野草丛林之中。藻类和菌类植物的迅速繁殖以及风吹雨打,严重侵蚀了佛塔。第三是人为的破坏。19世纪末,当地州长曾将佛塔内的一些艺术珍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来访的邻国国王,荷兰殖民者曾将一批宝物盗走。直至20世纪初,经过多次修复和挖掘清理,才使这一沉睡了900多年的艺术瑰宝重见天日,不过仍不尽如人意。15年至1982年期间,再次进行一次大规模的修复工程。当时印尼呼吁联合国协助挽救这一 历史 性建筑,于是由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印尼共同主持,耗资1550万美元,将120多万块石头一一剥下,剔除腐烂植物,再喷洒先进的除草剂,然后再重新装上。工程之浩大可想而知。经过此次修缮,婆罗浮屠佛塔终于重放异彩。此后每年吸引50多万游客前来参观。

 关于佛塔有不少美丽的传说。一说如果你能将手从孔洞中伸进去摸到佛像的手掌,那你将福星高照,隆运亨通;又传说那些石雕怪兽和佛像可以避邪,于是引来不少游客顶礼膜拜,祈求平安和幸福。

爪哇婆罗屠是如何被发现的,又是如何建造的?

传说爪哇中部一座小丘上满布石刻佛像,当地副总督赖菲尔斯深信不疑,1814年派遣英军工程师科尼利厄斯前往寻找。科尼利厄斯来到那座毫不起眼的小山丘上,只看到灌木丛和怪石,不禁满腹狐疑;但还是遵照副总督的命令,吩咐手下动手发掘。

他们在酷热的丛林中艰苦发掘了两个月,连根拔掉数以吨计的树木,运走一车又一车泥土,依旧一无所获。后来有个工人发现了一尊雕工精细的石刻佛像,于是众人精神大振,继续努力,终于掘出一座浮屠,远比传说中的雄伟壮丽,令人叹为观止。

爪哇从公元740年前后开始,由夏连特拉王朝统治,在统治者的提倡下,人民的宗教热诚与日俱增。

印尼婆罗浮屠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佛教建筑群遗迹,它因何建造?

爪哇婆罗屠(Brobudur)是一个由许多石塔组合而成的石构建筑,又称“千佛塔”。帕瑞克·纽金斯说,16世纪初,葡萄牙人来到爪哇时,这一建筑密密实实地覆盖在林木和丛莽之中,没有人知道它的存在。它是在很久以后,才被人发现。以前人们误认为是一个小山山顶的地方,却原来是座很大的佛教的塔。这个“佛教的塔”就是爪哇婆罗屠,它约建于公元800年。它建造在默皮拉火山山麓的一千巨大的方形小丘上,由数万劳动力,用了15年时间,花费了大约200万块石头建成的。婆罗浮屠堵坡是印尼乃至世界的最重要的纪念性建筑之一。

“婆罗浮屠”是什么样子的?

位于印度尼西亚日惹市(Jogyakarta)的婆罗浮屠(Borobudur Temple)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塔遗迹,代表了佛教理论的多重境界。

鸟瞰婆罗浮屠,它的形状就是一座传统的佛教曼荼罗(坛场)。曼荼罗是大量佛教和印度教艺术的核心,佛教和印度教曼荼罗的基座形状大多是方形的,有4个入口,中心有一座圆塔。由外至内的建筑代表了修炼觉悟的三个境界,中央区域代表了无色界或极乐境界。

境界1:欲界(Kamadhatu)婆罗浮屠的塔基被塔基所遮盖,所以它是看不到的。1885年日惹考古学会亚泽曼(Yzerman)在调查期间发现了最初的塔基。这个隐藏的部分代表着欲界,它由160幅浮雕组成,描绘了一些因果律场景,如抢劫、杀戮、、拷打和诽谤,说明了人类的欲望行为。

有证据表明,塔基是在最初建造婆罗浮屠期间加建的。加建塔基的原因并不能百分百确定,但极可能是出于建筑结构的稳固性考虑,是为了防止塔基松动;

或是出于宗教原因——掩盖更丑恶的内容。增加的塔基高3.6米,宽6.5米。用于遮盖的塔基,有一个角落已被永久移除,这是为了让游客看到被遮盖的塔基和部分浮雕。

婆罗浮屠博物馆(Borobudur Museum)中展示着全部160幅浮雕的照片,该博物馆位于婆罗浮屠考古公园(Borobudur Archeological Park)内。

境界2:色界。过渡境界,人类从世俗中解脱。代表色界的四层方形塔身包括石刻浮雕回廊和安置了佛像的壁龛。塔身共有328尊佛像,塔身的栏杆上也有大量华丽的装饰浮雕。

浮屠呈金字塔形,占地四亩,共分10层,每一层代表一个阶位,象征佛教徒从无知到最高境界的修行过程。底下6层为方坛,代表修行的最初阶段;上面4层为圆坛,象征渐次悟道的阶段;最高的是中央主佛塔,高出地面36米多,标志修行的最高境界。从底下穿过全部廊道登上浮屠顶,全长48千米,回廊短小,转弯处成直角,雕带上刻有寓言故事,表现佛教的教义。整座浮屠满布壁龛,共有佛像数百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