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谷丫髻山-被康熙皇帝称之为“近畿福地”

2.平谷丫髻山的相关修缮

丫髻山碧霞元君祠遗址_丫鬟山碧霞元君祠简介

丫髻山景区位于北京市平谷区刘家店镇北部。

丫髻山景区座西北朝东南。丫髻山海拔虽仅高361米,但因其背靠燕山,面向平原,平地拔起,故而远望山峰兀立高耸。其山之顶鬼斧神工般地凸起两座峰岩,酷似女孩头上梳的两个发髻,故名“丫髻山”。

丫髻山上的碧霞元君祠为京东著名道观,始建于唐代鼎盛于元、明、清三朝。丫髻山磕头沟原有云岩寺,分上下两寺,始建于辽代,后经多次重修。上寺建筑悬崖峭壁上,其规模之大,工程之险,古来罕见。

比较值得注意的是山顶处的几座建筑,西顶上是碧霞元君祠,东顶为玉皇阁,东西两顶间还有三皇殿,建筑依山而建,十分陡峭壮观,可以来此参观建筑,也可以在道观内参拜。丫髻山每年4月,会有盛大的庙会活动,这里的庙会是华北几大著名庙会之一,非常热闹,届时可以前来游玩。

丫髻山景区景观介绍:

1、东岳庙

丫髻山半山腰南侧矗立着一座建筑群,这就是东岳庙。正殿供奉着东岳大帝,东、西配殿供奉着十二太保,前殿供奉着四大护法元帅。东岳庙始建于明末,时期毁于战火,2004年重建。

2、玉皇顶

殿内供奉玉皇大帝,左右站立二侍女。在康熙六十大寿时(1713年),道士李居祥创建玉皇阁。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康熙皇帝赐御碑文,记六旬祝禧之事。并赐御书“清虚真宰”及“金阙握灵枢,览惟善是福。玉衡施妙运,育兆姓以仁为归”二十四字对联。正月初九为玉皇圣诞,俗称“玉皇会”。

3、巡山庙

在丫髻山中层建筑群中有一座巡山庙,与三官殿相邻约三百米。门上悬挂“巡山庙”匾额和“山森无客至,地闭有仙居”楹联。庙内供奉黄天化及白马。根据《封神演义》记载,黄天化是黄飞虎的长子,清虚道德真君的弟子。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丫髻山景区

平谷丫髻山-被康熙皇帝称之为“近畿福地”

密云区瑶婷东南方是大云峰禅寺等遗址。密云瑶婷东南是大云峰禅寺,关公庙,丫髻山碧霞元君祠遗址,紫霄宫,观音寺,红螺寺旅游区,黑龙庙,天溪庵,朝阳禅寺,圣泉寺,祈雨神庙,元圣宫,胜泉庵,吉祥寺,常兴寺,真武庙,瑶亭关帝庙,古北口娘娘庙,月老祠,万佛殿,杨令公祠等寺。

平谷丫髻山的相关修缮

丫髻山景区位于北京市平谷区刘家店镇北部,座西北朝东南。丫髻山海拔不高,仅

361米,但因其背靠燕山,面向平原,平地拔起,故而远望山峰兀立高耸。其山之顶鬼斧神工般地凸起两座峰岩,酷似女孩头上梳的两个发髻,故名“丫髻山”。

山顶的主体建筑碧霞元君祠、斗姆宫、玉皇阁、钟鼓楼与两顶之间的三皇殿及山门。

东顶的玉皇阁为两层圆形建筑,类似天坛的祈年殿,内供玉皇大帝像。

西顶的碧霞元君祠大殿内供碧霞元君像(俗称娘娘),大殿之后为斗姆宫。两顶之间有内供伏羲、神农、黄帝像的三皇殿相连,由此可登东顶、西顶。

登顶下望,一片碧绿,风景秀丽,令人赏心悦目。

一桃形巨石不知何年何月从天而降,正好镶嵌在两巨石之间,千百年来,任风吹雨打,地动山摇,它却纹丝不动,悄然屹立,堪称奇观。

新丫髻古朴如初

田畴桃花灿烂,满山松柏葱郁,山下洳河环绕,山前阶梯直上。

穿过山脚下的紫霄宫,自东岳庙山门一路上攀,历回香亭,过巡山殿,拾四十八级台阶抵碑林之后,抬头望见一堵巨大墙壁迎面而立。

山顶上两座峰岩皆用巨石包砌,灰浆勾缝,形成十余丈高陡峭而巨大的平台;远望其险峻挺拔的巨大墙体,略呈乳白色,十分耀眼。

而建在峰顶平台上的庙宇,皆为灰墙黄瓦。东顶的玉皇阁为重檐圆形建筑,类似天坛的祈年殿,内供玉皇大帝像。西顶的碧霞元君祠大殿内供碧霞元君像(俗称娘娘),大殿之后为斗姆宫。两顶之间有内供伏羲、神农、黄帝像的三皇殿相连,由此可登东顶、西顶。

登顶皆须从钟楼和鼓楼之下门洞而进,宛若进入两座古堡之中,又犹如登上仙山琼阁之境。

晴空艳阳下,**琉璃瓦覆顶的古建筑熠熠生辉,更显得金碧辉煌,雄伟壮观,透着一种神秘感,宛若西藏的布达拉宫一般。

俯瞰整座庙宇宫观,恍若天宫仙界,令人叹为观止,确实可称之为宏伟壮观,气势非凡。

峰顶回望:庙宇连连,香烟缭绕,游人如织。经过近两年的整修,这座京东名山被拂拭得古朴如初,神飞扬,康乾恢宏壮阔之貌得以原貌呈现。

史上最大规模的修缮

2000多平方米的修缮范围、1000多万元的投资、从论证到完工近3年的时间跨度,都可以看成是有史以来,丫髻山最大规模的整修。平谷区文委文物中心主任丁宝华告诉记者。

数百年间,山上山下建有数十座庙宇,斗姆宫、碧霞元君祠、玉皇阁、钟鼓楼、药王殿、三皇殿、碑林、巡山殿、回香亭、东岳庙、紫霄宫等,形成山上、山腰、山下三组规模宏大巍峨的建筑群。

由于历史战乱和自然灾害,如此辉煌的建筑和历史碑刻,遭到不同程度的毁坏,有些建筑仅存基址,残碑断碣随处可见。丁宝华说:历史上对丫髻山较大规模的整修,有记载的只有三次,康熙五十二年,启建万寿道场,贺康熙六十大寿,特赐内帑,并皇会布施银五千两,建玉皇阁;康熙五十五年,赐帑金三百两,修造庙宇;道光十六年下旨修缮碧霞元君祠和玉皇阁。此后偶有小修补,但都规模不大,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丫髻山周边群众自发捐款、捐物、出工、出力,修复了西顶娘娘殿等建筑,整修了上山步道,恢复中断了几十年的传统庙会。

修复面积2481平方米

根据历史的遗存和现状,1983年,平谷县将丫髻山碧霞元君祠遗址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市将其列为北京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4年,丫髻山文物建筑修缮修复工程被北京市列入“人文奥运”文物保护之中,修缮修复面积共计2481平方米,由市文物局和区共同出资修缮紫霄宫、东大殿、东岳庙、回香亭、御碑亭、万寿亭、山门、三皇殿、西顶碧霞元君祠等建筑。该工程取公开招标的方式,向社会招标,北京首华建筑经营有限公司(原北京房管一建设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中标,并于同年9月开始动工。

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施工方克服各种困难,精心组织施工,2005年底完成主体工程,2006年3月份进入油饰彩绘、院落整治阶段,到前天主体工程全部竣工。

“丫髻山海拔360多米,一切材料都要经过二次搬运,先雇用当地的农用车把材料运到山沟,然后人抬驴驮上山,材料运输本身也成了大工程。1800多斤的构件需要10多人抬。”首华建筑经营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孙希和告诉记者。

完工前的最后探访

3月初,整个修缮工程进入冲刺阶段,记者曾来过施工现场。

那时完全复建的第一组建筑群——东岳庙已完成主体工程,庙前山门甬路工地上一派繁忙的景象,由于台阶还没有修好,记者只能在工作人员的倾力拉扯下被抬上台子,进入正殿,到处都是脚手架,居中的东岳大帝威风凛然立于大堂之上,两个童男女分立左右,工人们正为山门护法马温赵岳四大元帅进行彩绘。

穿过大殿来到后院,阳光下,一工人正在细心地为门窗披麻挂灰,旁边一个大桶,装满灰色的稀腻子,散发着一股特殊的油漆味道,工人拿小桶盛上这些像灰泥巴一样的东西,在木门上用板刷一层层地抹,这活儿看起来比女红还精致,工人说,这腻子是用白面、桐油、青灰、白灰、猪血、清水等调制成的,祖传下来的老规矩就这么办,整个过程要13道工序。

过了东岳庙,来到回香亭,十来位彩绘工人正在紧张地忙碌着,底下的工人穿梭于脚手架下作业。穿过偏殿,来到正殿,可见碧霞元君正向远道而来的朋友灿烂地笑着。回香亭东西廊殿陈列的是十殿阎君,记者在这里看到了恐怖的“地狱奇观”:推磨碾人的小鬼、鬼头刀上淋漓的鲜血、奈何桥上的冤魂……许多雕塑还是白茬儿,工人们正拿着彩笔一点儿点儿勾描,记者不解地问道:“为什么碧霞元君殿上,配十殿阎君?”陪同我们访的丁宝华介绍说:“这正是丫髻山的独特之处,在一般的寺观中,七十二司、十殿阎君等都供奉于东岳庙内,而丫髻山的十殿阎君则供奉在东岳庙后的回香亭东西廊殿内,这种布局在其他寺观中很少见。”

“过去山上的庙观里有许多塑像,但是后来被毁坏得所剩无几,这次整修,重塑神像也是工程的一个重要内容,”丁宝华说,“山西神亚雕塑有限公司中标神像重塑工程,制作了山上、山腰、山下各殿堂内160余尊神像,取的是传统泥塑工艺,利用矿、植物颜料和金箔进行堆粉贴金彩绘。”

出了回香亭,记者依次探访了天地水三官殿、巡山殿、四十八盘、万寿亭、三皇殿、东顶、西顶。所见一派繁忙!

修旧如旧不改原貌

尺砖墁地、青石灰瓦、飞檐吻兽、神像如生。

“修旧如旧,不改原貌”的文物修缮原则在这里得到了严格遵守。

丫髻山修缮复建工程的设计单位是北京市文物古建研究所,依据是考古发掘和历史资料。但是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严格按照“文物建筑修旧如旧,不改变历史原貌”的原则,在东岳庙、御碑亭、万寿亭、碧霞元君祠等建筑施工中,根据实际勘察资料发现了不少新信息,上报并获批准后,重新调整施工方案。

孙希和告诉记者:“根据设计方案,东岳庙外四周护坡呈一个‘凸’字形结构,可是我们在清理地基时发现,应该是个‘口’字形结构,这样看来,山门前的护坡应该是一条直线,上报后,专家认可了我们的勘查,虽然工程量加大了,但我们要的就是尊重历史原貌。”

现在呈现在人们面前的西顶,是一片黄琉璃瓦顶,太阳照下,金光灿灿。“原设计方案的西顶是灰瓦,我们按方案已经把灰瓦上了顶,可后来仔细查看历史资料,发现西顶应该是黄琉璃瓦顶,我们赶紧上报,根据清理出来的板瓦和建筑构件以及查获大量资料,区文委请来罗哲文、傅清远等古建专家进行论证,认为我们的发现是正确的,马上调整了方案,把灰瓦全部拆除报废,换成了现在的黄琉璃瓦。”孙希和说。

整修过程中发现大量文物

记者3月初探访丫髻山复建工地时,在回香亭西侧一个还没整修的空地上看到,大量古朴的石碑或立或卧被堆放在那里,大多基座和碑身分离。

“这都是施工过程中发现的,将按照历史原貌给它们一一归位,”丁宝华说,“丫髻山上碑刻多是出了名的,民间有‘卢沟桥的狮子,丫髻山的碑’数不清的说法。”

“整修过程中,从大吻到瓦当,无处不见,数不胜数,许多有价值的明代瓦件已移交文物部门。”孙希和说。

丁宝华向记者介绍道,此次整修中,最重要的发现,是找到了历史上有记载的两块明代中后期匾额,一块是“敕建灵应宫”,一块是“敕赐护国天仙宫”。前者已经用在了三皇殿前的山门上,后者将用于丫髻山历史文物展。说到文物展览,丁宝华补充道,为了完善丫髻山文物建筑修缮工程,平谷区投95万元,委托北京德年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制作各殿堂的楹联、匾额和两大展览。此次制作的楹联、匾额均用楸木,由名人、名家、专业人士撰稿、书写。中国道教文化展和丫髻山历史文化展,将通过实物、历史照片、、文字,充分展示中国道教文化的内涵和丫髻山历史文化渊源。